爱是一种习惯——跟随本禹感受斑斓世界
又是一年中秋到来。感叹又一个别样的中秋!
2012年的中秋节,我刚刚到贵州支教。节日当天,我们研究生支教团的两三名志愿者提着自己买的月饼和水果乘车到黔南州的三元镇去看望了几个孤儿,跋山涉水的经历仿佛还在昨天,记得那几个羞涩却懂事的孩子吃着我们带去的月饼分外香甜……
转眼已是2014年。回到武汉继续读研的我有幸到省学联工作,在这里,我认识了徐本禹。以前的他,在电视中,在报纸里,他的名字是一个符号,但更像一面旗帜,对于我来说,他是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离我远不可及的人。但幸运地,现在因为工作,让我结识并逐渐走近他。也因为他,今天跟随他去武汉盲校看望盲童之行让我再次拥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当我们提着事先买好的月饼走进武汉盲校时,一进校门,本禹大哥便熟门熟路地走到门房处与门卫大叔亲切地攀谈起来,不多时,我们进入校园。路遇许多盲童,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收音机听着故事和音乐。我的心里浮起一丝愁绪,黑暗的滋味并不好受,这些孩子不知如何渡过每一天?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跟着本禹大哥的脚步,我们在操场边的石凳上遇到了两个盲童,女孩很活泼,男孩有些腼腆。本禹大哥坐到了她们中间,开始陪她们聊天,谈话中得知她们都是高一的新生,刚刚来到盲校,一切正在适应中。听女孩说男孩唱歌很棒,我们便鼓励他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男孩唱了一首《伊犁河畔的月夜》,声音低沉有力,婉转动听。我们听了后纷纷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喝采。
将月饼送给了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后,本禹大哥还与他们交换了电话号码,并告诉他们要常联系,有困难也可以拨打他的电话。我们又到了他们的教学楼,将月饼分发给留校的其他盲童,孩子们礼貌地微笑道谢,看得出来他们对收到这样的礼物很开心,虽然他们的世界有些黑暗,但是他们都被教育地很好,性格也很开朗。不少孩子认出了本禹大哥的声音,他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徐老师”,或者直呼其名。孩子们团团围住他,像老朋友一样问东问西,他也极有耐心地一一作答,并不时幽默地讲几个笑话,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